翻译学子受到学院表彰

学院2011—2012学年学生表彰大会暨优秀学生经验交流会于12月20日下午四点半在观澜堂隆重举行。党委书记、院长尹大家,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泽,副院长何英,副院长李葵,副院长俞永康,总督学李云清,院长助理张华春等领导出席大会。各部门、系负责人和师生代表、获奖学生参加了大会。

在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出席大会的领导为学院第五届“十佳优秀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年度“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奖学生以及年度“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和集体隆重颁奖。

我系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马丽莎、樊皇,学院十佳优秀学生特别奖获得者郭梦云、龙薇,学院优秀学生干部代表系学生会主席罗仙同学,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代表欧阳月同学,先进个人代表彭钰同学,学院优秀班集体代表2011级翻译7班班长刘颖等分别上台领奖。尹大家院长还特别为我系在全国翻译竞赛中获奖的张珊同学现场颁发了“学习标兵”荣誉证书。

郭梦云同学作为学院第五届“十佳优秀学生”获得者代表与同学们交流了专业学习方面的心得体会和经验。

颁奖仪式结束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尹大家教授作了重要讲话。尹大家院长对全体获奖学生和先进集体表示了祝贺,并向全院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志存高远,规划人生;二是坚定理想,勇往直前;三是博学笃行,求实创新;四是自立自强,感恩诚信。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不断进步,追求卓越,让青春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工作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学院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奖_副本.jpg

学院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奖

郭梦云_副本.jpg

郭梦云同学做学习经验交流 

 

附:郭梦云同学在学院表彰大会上的学习经验交流发言稿

 

 

坚韧与坚持   专研与专注

          ——在学院表彰大会上的学习经验交流发言

翻译系  郭梦云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翻译系2011级翻译7班的郭梦云。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学习经验。

    首先,我想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效率主要在于两点,专注度和笔记。比如精读,上课主要是分析课文和讲解语法词汇。分析课文需要我们提前预习,至少弄清主要内容,如果是叙事的话最好能分清时间线和剧情内容,这样上课会更轻松,也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重点处,而不是忙着看课文讲了什么。我的预习方法是先看生词表,再看课文,这样无需边读边查。个人不推荐预习时看参考书的中文翻译,利用译文来标注生词的意思。译文里的意思多数都根据上下文调整的,容易先入为主,反而没有记住单词本意。语法词汇的内容较多,很多同学喜欢边听边记笔记。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边听边用脑记,笔记只需关键词。在课堂时及时记忆所学内容省时间,印象更深刻,比课后反复记忆笔记效果更好。

接下来,我着重讲一些个人学习方法。第一,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从高中学习受益最多的一点就是学会计划。比如说,我们要考公六,手动列一个日历出来,标注计划日期和考试日期,然后根据天数来制定整个备考计划。在制定计划时不能太分散,举个例子,我要在18号到28号之内背完所有公六单词,再开始做真题,结果每天就啃词汇书,其实效率不高。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想先解决了基础,再开始做题。我一度也这样认为没有基础,做再多题也是浪费。不过实践证明,基础与提高同时进行更有效率。按照这个想法,可以每天都安排词汇和真题训练,通过做题结果来调整备考进度。计划不是不变的,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就是因为太严格地遵循计划,但每天的任务又完不成。对于准备一项考试来说,真题就是重要的调整指标。

第二点,注重基础和平时积累。我这里讲的基础主要是指课本,可能会有人觉得课本没多大意思,就是多学几个单词短语,记住就行。但课文的作用远不止如此。通过分析它的文章思路,可以学习写作。通过跟读课文音频,可以练习听力和短期记忆。通过翻译课文,自然是能提高翻译。现在网络上很多英语学习资源,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下了一堆材料,但都是草草浏览,或者堆在电脑里占内存。可以先利用课本锻炼基础能力。巩固课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背课文。我大一的时候背过精读课文,别的益处先不说,至少期末考精读是很轻松的。基本所有句子翻译都出自课文,只要背过,翻得一字不差也是可能的。但背诵也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因为背诵是个内化的过程,通过记忆,能消化很多平时不会注意到的东西,还能锻炼记忆力。再来是积累,比如,做阅读的时候顺手把不认识的单词勾画出来,写完后来查。我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了每天看到的课本以外的东西,有单词有短语,有时也会有一些句子。这些东西不成体系,所以我按日期来划分。早读时抽个十分钟看看前一天的记录,久而久之,能积累很多。这是我从高二开始坚持的方法,通过高二一年的积累,等我看到高三教材的单词表后,发现基本没有不认识的单词。我相信如果平时做这样的积累,背词汇书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除此之外,学英语最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拓展。因为英语的使用范围太广,仅仅只有语法知识显然不够。听英语新闻是了解英语国家政经文化的有效途径,除此还可以阅读外刊。很多人提到《经济学人》,当然能看的外刊也不止这一本。其实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有不少外刊,虽然没有《经济学人》,但是《新闻周刊》《时代》这类主流报刊也有不少。我这学期才开始看,最终成效如何不得而知,但我就当收集信息。比如了解一下美国人怎么看中国人,或者怎么看他们自己的,其实挺有意思的。我一直觉得多看书肯定没错,除了丰富知识面之外,可以帮助建立自己的思想。不会写作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话可写。而看外刊算是一石二鸟的解决方法。除了政经这种比较严肃的领域,我认为了解历史也很必要。要做到这点,认真上英美概况是一定的。平时有空还可以多看看经典名著,也算是从侧面补充历史。比如说,我差不多是同一时期看的《牛虻》《荆棘鸟》和《红字》这三本书,他们的共同点在于男主人公都是神父,那么西方人对宗教的看法在这几本书中可以领略一二。除却这些,了解native speaker是如何说英语也很重要。生活化的英语正是我们学习中所缺少的,这就是喜欢英剧美剧的同学来说是福音了。当然美剧英剧不仅限于电视剧,最生活的英语其实在真人秀里。

这就是我为什么在做字幕翻译的时候选择了做真人秀。比如今年《中国好声音》很红,为什么不去看看《美国好声音》呢?不仅能练到听力,还能补充一下欧美音乐文化的空白。总而言之,拓展的方法多样,这些只是我的个人经验。

最后要说,以上所有这些方法,如果没有坚定的执行能力,都等于无用。语言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速成,没有捷径。而我现在只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还要继续坚持下去。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翻译系,良好的学风和氛围让我的坚持之路走得更顺利。

谢谢。